家庭式的農戶養雞在農村占有很大比例, 對于發展農村經濟、增加農民收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。農戶一般從鄰近鄉鎮集市上或走村串戶售雛雞的小販手中購雛雞,這些雛雞常因運輸顛簸、購后換飼換料、溫度變化等因素,發生上呼吸道感染、消化不良、感冒等,飼養3~5d就有死亡,精心管理能育活40%~50%,稍不注重只能存活10%~20%,甚至全軍覆沒, 給養雞戶造成一定經濟損失。目前農村雞只存欄愈顯減少,農民養雞的積極性逐年下降,為不影響當地畜牧業的綜合發展,加強農村養雞生產是當前發展養雞業的關鍵所在。為此筆者根據10余年在基層畜牧獸醫站工作的經驗和農村養雞的實際, 分析了雛雞成活率低的原因,總結了如何育活雛雞的方法和措施。
1 原因分析
感冒是引起雛雞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。雛雞易患感冒,四季均發,早春、晚秋氣候多變季節較多發。由于雛雞正在發育,免疫功能和抵抗力低下,體溫調節機制還不健全,體溫比成年雞低約3℃,加之絨毛短、不能防寒,如果不對溫度嚴格把關,時冷、時熱,將直接影響雛雞的活動、采食、 飲水、代謝及健康。特別是舍飼雛雞,雞舍溫度不適、通風稍有不慎時,會因機體受到風寒侵襲使抵抗力降低而引起感冒(以全身不適和上呼吸道炎癥為主要癥狀)。
2 感冒及其他并發癥癥狀
2.1 感冒
病雞精神不振,羽毛下垂而蓬亂,喜集聚一起,喜飲水,采食減少或不食;有的離群呆立,眼半閉,喜瞌睡,雞冠青紫,鼻流清涕。
2.2 鼻炎
感冒雞只并發鼻炎時,常有打噴嚏、流淚、眼瞼周圍水腫、鼻腔內流出黏性鼻液等癥狀。
2.3 喉氣管炎
咳嗽喘氣,呼吸時有喘鳴音,病雞常伏坐于地上,頭向下,在吸氣時抬頭伸頸張嘴,兩翅扇動,雞冠青紫,糞稀呈綠色,喉周圍黏膜與氣管內滲出物增多造成呼吸困難,最后全身衰竭而死。
2.3 肺炎
呼吸困難,兩翅扇動,體溫升高,眼、冠、肉髯均呈青紫色并腫大,嗉囊內充滿食物而堅硬,有的嗉囊內空虛、松軟而腫脹,病雞低頭,口中常流出黏性口水。
3 防治措施
3.1 預防措施
一是防凍。早春、晚秋時應選擇中午運輸, 并攜帶棉被或其他保溫物品,避免雛雞受凍。
二是給予舒適的環境條件。舒適的環境條件是保證雛雞正常生長的基礎,因此雞舍內的溫度要保持在 25 ℃以上(溫度適宜時,雛雞分散采食,精神狀態好,叫聲輕快,羽光毛齊,糞便呈條狀,飽食,靜,均勻分布;溫度偏低時,密集成堆或緊靠一起,不愛運動,毛豎起,夜間睡眠不穩,常發嘰嘰聲,壓死現象嚴重),并有一定的濕度、良好的通風和適當的光照(光照可升高雛雞組織和血液溫度,提高機體活力,增強血液循環;紫外線還能殺菌消毒)。
三是保證適當的運動。適當的運動可使雛雞骨骼堅實,肌肉發達,體質健壯,抗病力強。
四是提供營養均衡的飼料。 |